我们真的需要比特币吗?
引子:巴菲特与芒格的批评
“在我们490亿美元的现金中,没有一分钱投向比特币”
这是2013年,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上,一位投资者问巴菲特,你怎么看比特币? 巴菲特没有多说,只留下一句话:“在我们490亿美元的现金中,没有一分钱投向比特币。”
而他的搭档查理芒格更直接:“我对比特币能成为一种伟大的世界货币毫无信心。“
这只是一个开始。在接下来的十年里,这两位被誉为传统金融界巅峰的投资大师多次公开猛烈批评比特币。
他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三点:
比特币不创造任何价值。 不像农田能产出庄稼,房地产能收租,企业能盈利,而比特币什么都不生产。
比特币是一场妄想与投机泡沫。 你买它只是因为你希望有人出更高的价格买走它。
比特币将走向糟糕的结局。 芒格甚至称其为老鼠药,交易粪便,并说他反文明。
在传统投资的逻辑下,巴菲特和芒格的观点并不难理解。 他们看重的是能带来收益的资产:能种庄稼的土地、能收租的房子、能赚钱的企业。
比特币为何未消亡
但问题是:如果比特币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一文不值,为什么十多年过去了,它不仅没有消失,反而越走越稳,越打越不倒?
答案或许很简单:他们拿错了尺子。他们拿的是一把衡量资产的尺子,而比特币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项资产。
如果我们想真正理解比特币,就得先把它现在多少钱这个问题放一边。 我们要问的是一个更本质的问题:这个东西究竟是为了解决什么而诞生的?
比特币的创新
比特币不是一种“新的股票”或“新的黄金”,而是一种制度性提案,提出了新的信任架构。
去中心化账本
账本无需中心托管,而是人人共享。任何人想篡改记录,都必须让全网大多数人认可,成本极高。
工作量证明(PoW)
通过算力竞争记账,诚实者有奖励,作恶者付出成本却无回报,形成自然博弈。
固定总量
2100万枚上限,避免超发,杜绝“人为印钞”。
私钥主权
资产控制权完全归个人所有,只要掌握私钥,就拥有绝对控制权,无需依赖机构。
比特币的意义
比特币挑战了现代社会的中心化信任结构:
- 银行、央行、政府等“中心”失灵时,信任系统也会塌。
- 比特币通过代码和博弈论,提供了一个“不必信任任何人”的系统。
- 在制度失效的国家(腐败、货币贬值、冻结账户),比特币就是“制度备胎”。
它提出了一个深刻问题:如果没有权威,人类还能组织起秩序吗?
巴菲特为何看不懂
- 巴菲特依赖并擅长在通胀、信用扩张体系中获利。
- 比特币则挑战这一体系,不再依赖“可无限扩张的货币”。
- 所以他看不懂比特币,因为比特币不是资产,而是制度性实验。
未解问题与展望
- 比特币仍有 波动剧烈、支付缓慢、门槛高 等缺陷。
- 它是否能真正成为货币?还是仅是技术理想的原型?
- 下一个关键角色是 稳定币 ——承接比特币留下的问题。
总结
- 巴菲特和芒格批评比特币无价值,是投机泡沫。
- 但比特币并非资产,而是一种制度创新。
- 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不依赖中心化机构的信任模型。
- 虽然存在缺陷,但提出的问题对未来社会秩序至关重要。